我本丹青界外之人,但刘宝纯先生的大名之于我,却早已如雷贯耳——他铸铁为槎,艺海泛舟,数十年如一日。他溯原道,辨风骚,宗经求变,卓然一家。在他的笔下,山出风骨,水见体性;花草隐秀,明月有声……
各地报刊为求锦上添花而竞向发表他的作品,粗略算来,至今已近千幅。大民大会堂、中南海以及中国许多驻外使、领馆,均将他的墨宝奉为珍藏。他不仅荣获“山东省首届泰山艺术终身成就奖”、“山东省政府通令嘉奖”、“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”称号,享受“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”,而且饮誉海外:美国休斯顿市授予他荣誉市民和亲善大使称号,德克萨斯州议会赠他州旗;迪肯斯市将1994年1月27日定为“刘宝纯日”并赠证书和“市钥”……
当然,以上印象都是来自于众多方家的评说。
及至后来机缘巧合,得以结识刘先生,在与他近距离的交往中,我才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位画坛大家的别样情怀。
记得一次隆重的聚会,群贤毕至,贵宾云集,席间,新交互道久仰,故友共抒豪情;才子佳人激昂文字,名家硕儒宏论高谈,气氛热烈非凡。我自知是晚生后进,且与诸人不太相熟,遂悄坐一旁聆听,少有插言。没想到,细心的刘先生发现了我的“沉默”,他突然郑重向大家介绍我,并殷切道,“别看她年纪轻轻,可是位难得的才女,文章写得好哇,我很佩服她!”刘先生是那天当然的主角,众人见他这样郑重其事,立时向我投以新奇、友好的目光,有的还主动热情地递来名片……让我这个“局外人”得到了朋友间同等的温暖。我历来是颇能甘于寂寞的,倒不至于因这正常的“冷淡”而生孤单之慨,但刘先生博爱的人文情怀,还是让我格外感动。
听说,他很欣赏有才华、肯吃苦的年轻人,遇着机会,总会不遗余力地予以鼓励和提携。看来此言不虚。
刘先生不仅是丹青高手,之于诗词歌赋,也有很深的造诣,几十年来,笔耕不缀,结成了《刘宝纯诗集》,深受读者喜爱。得知我在写一部关于李清照的小说,每次见面,他总会笑眯眯地说:“姑娘,讲讲李清照听听”,我给他背诵李清照诗词,他听得饶有趣味,不停地竖起大拇:“真好,真好,不愧是婉约词宗所作,李清照可是咱们山东人的骄傲啊……”
我想,以他的艺术造诣,对于诸子百家定是早就细读精研,他之所以故作听众,那是在利用这种特别的方式给我以鼓励和鞭策,让我在学途中不敢稍懈。真没想到,自号“铁槎山人”的他,竟有这般的婉约情怀。
去岁,得知著名作家、《苦菜花》的作者冯德英文学馆开馆,他连声称贺,满怀深情地说,“冯先生可是位大才子,二十岁出头就写出了红色经典《苦菜花》,风靡全国,我从年轻时代就读他的书,受益匪浅呢……”尔后,他挥毫泼墨,创作了一幅刚劲挺拨的墨竹赠与文学馆,并自题诗句:“翠竹素志疏以旷,功崇亮节淡而冲。秋窗碧落三更雨,苍穹飒飒夜半风”。浓浓的文人相重之情,跃然纸上。
在谈到怎样做学问时,他说,譬如两军阵前,最重要的是前三斧或前三枪,这是决定胜负的关键,但是要想耍好这前三斧或前三枪,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,要靠平时下狠功夫,出得“千斤拨四两”之苦力,方有“四两拨千斤”之从容。自然,硬功夫之外,自我创新也很重要,大家都知道程咬金的斧子无敌,因为他会使“回马斧”,他不仅斧头厉害,斧把上也有“机关”,斧起斧落,两招并进,焉能不胜?绘画、为文也是如此,要有属于自己的特别招式,不落别人窠臼……
刘先生身材魁伟,望之俨然。但在他内心深处,却蕴藏着一份细腻的柔情。他喜欢花草,家中专门建了温室,养了桂花、兰花、梅花、竹子、玉兰、芭蕉……花香馥郁,色彩缤纷,徉徜其中,令人忘俗。他说,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如来;花开还花落,花落又花开。每当看到这些花儿年年开得那么尽情,那么竭尽全力,心中就会生发出一种对生命的感动和眷恋。这份感动和眷恋带给他源源不断的艺术创作激情。
他还说,自己从来都不服老,一直效仿李可染先生的“白发学童”精神,活到老,学到老,画到老。
是的,之于艺术,之于生活,刘先生的每一天,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……
凌寒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